我知道,你活着真的很不容易。也许你:
工作总量不少,加班时间很多,但升职加薪总是可望不可及;
老大不小了,觉得一个人生活太累,可找另一个人生活也并不轻松;
现在已经不奢望自己能大展拳脚、大干一番了,可是好像简单幸福地生活也不容易;
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父母也越来越老,生活正在用枕头一点点闷死自己。
为了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你只好拼命努力,用各种方法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你也许用过这些方法:
报班学习,听课看书,让自己充实起来;
相亲约会,参加聚会,似乎只要有人陪伴就能好过一些;
游泳健身,吃药保健,想尽一切办法把精力牢牢的抓在身边;
殚精竭虑,不惜重金,带着孩子报班学习、到处游学,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可是我想问,然后呢?自己做了能做的一切,可是生活的重担还是没有减轻半分。其实,未必是你努力不够,很可能是因为你被你的大脑和认知欺骗,陷入了「认知幻觉」而不自知:
「自动化」的幻觉:以为自己已经走投无路,在「默认选项」里打转,看不到新的可能性;
「锁定」的幻觉: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好坏之间界限分明;
「投射」的幻觉:你以为这是「别人的想法」,其实可能只是你的想法投射到被人身上而已;
「丧」的幻觉: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生活就是虚无的,没有生活的意义。
有时,解决问题就像变魔术一样,一瞬间就可以,只要你能改变自己的认知。 生活有幻觉,李老师有解药。下面是几副解药,你可以先试试:
旁观者视角:在头脑中虚拟几个选择框,不被默认选项绑架,无论什么时候其实都有选择;
建构论:好坏是人赋予的,不是绝对的。失眠一定是坏事?未必,失眠了不如索性不睡;
贴标签:有的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给它起个名字怎么样?有名字的「妖怪」更好打;
联结:意义感得自己找,想办法让自己和某些人和事联结起来。
如果你觉得听完了这个课就能万事大吉,那你错了。这也是认知幻觉,不过能保证的转变有:
不焦虑:意识到任何时候,自己都有退路和资源,总能想到办法解决问题;
不颓废:能在绝望中找到意义,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即使是一个人也能坚定的生活;
更灵活:别人的难题就是你的机遇,你的天花板总比别人高一些,墙总比别人少一些;
更清醒:不被别人忽悠也不被自己忽悠,有必要的时候也能给自己洗洗脑。
有可能,上面四点也未必达到,不过如果能让你坦然面对:
焦虑的心安理得;
迷茫的泰然自若;
颓废的理直气壮。
这也未必就是坏事,因为只有更真实地活着,你才能真正看到更多可能性。
请支持正版课程:知识付费吧 » 丧后即燃:李松蔚认知升级 16 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