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研究学者于晓非教授,倾30余年学术耕耘,搭建进入佛家思想浩瀚体系的精妙路径,120集课程逐字逐句研读,佛经不再难懂,回到经典本身才能真正理解释家哲学智慧。
佛教典籍汗牛充栋,于晓非先生挑选这部在汉地流传最广、最家喻户晓的佛教经典《金刚经》,作为打开佛家智慧之门的钥匙,逐步过渡至一脉相承的《心经》进而到《维摩诘经》,层层递进对大乘佛教的思想框架、理论体系以及修正体系做一次完整解读。
【经典精读】: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般若”、“波罗蜜”有着怎样深刻的含义?
释迦牟尼先生究竟讲出了什么其他思想家、宗教家、科学家都没讲明白的道理?
【佛陀教法体系】:
“小乘教法”、“大乘教法”是什么意思?不同教法对应的哪些经典?
什么框架可以将佛法清晰归类?
为什么有时候你觉得不同佛法经典之间的说法自相矛盾?
【自我修行】:
佛家经典浩瀚,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从哪里入手学习佛法?
为什么每个人性格里总有那么多偏执?如何能放下执念?
菩提心是什么?如何能发菩提心?
为什么我们人类总是假借真理的名义制造了那么多所谓“文明的冲突”?
1、课程目标
第一,通过逐字逐句地学习《金刚经》的经文,来如实的传达理解《金刚经》的法义。
第二,借讲《金刚经》这个机会,完整、系统的梳理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思想框架,全面了解大乘佛法的理论体系和修证体系。
2、释迦牟尼
雅斯贝尔斯 “轴心时代”
三千年人类文明史对人类文明影响力最大的四位圣哲:
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耶稣。
佛教诞生两千五百多年,依然生机勃勃。
如果是佛教徒,必须要对释迦牟尼的思想有个全面完整的理解;
如果不是佛教徒,不信仰佛教,对释迦牟尼这样一个对人类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以及佛教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也有必要有所了解。
3、《金刚经》译本
《金刚经》的六个汉译本:
鸠摩罗什(姚秦)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菩提流支(元魏)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真谛(陈)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达摩笈多(隋)译本:《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玄奘(唐)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义净(唐)译本:《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在这六个汉译本当中,鸠摩罗什的译本、玄奘的译本和义净法师的译本,是公认译得最好的译本。从流传的广度来说,鸠摩罗什译本则独占鳌头。
我们这次学习《金刚经》,在译本的选择上,首先尊重习惯,以汉地流传最广的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为蓝本,但是在对重要的词句的理解上,我们要参看梵文原本、玄奘译本和义净译本。
4、《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
《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第十三段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5、“般若”和“波罗蜜”
般bō若rě
波罗蜜Pārami
6、玄奘大师:五不译
第一:秘密故不译
第二:多义故不译
第三:此无故不译
第四:顺古故不译
第五:生善故不译
7、差异是文化的价值
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往往并不应该表现在他与其他文化的共性上,而恰恰表现在他与其他文化的文化差异性上——差异是价值!
差异才是文化的价值,差异才是一种文化的核心思想的体现,而不是共性。
请支持正版课程:知识付费吧 » 于晓非《金刚经》导读
最新评论